咖啡馆与咖啡馆
我家门口有两家喝咖啡的地方,一家是咖啡馆,另一家也是咖啡馆。
咖啡馆 S 是咖啡店的集大成者,创造了很多咖啡店的概念和基础,遍布全球。在咖啡店还没遍地都是时,S 作为开创者定下许多基调:第三空间,周边配件售卖……红极一时。到它家喝杯咖啡都能提升自己的格调。缺点是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,价格真的贵,每年都会传出它不行了,但它依然坚挺。
咖啡馆 T 是咖啡馆 S 隔壁国家创建的咖啡品牌,在中国市场属于后来者,但也凭借自己的风格和单品优势取下一块市场阵地。咖啡上几乎模仿咖啡馆 S,在餐食上下足功夫,几乎独步咖啡店的贝果。近些年来,先后推出贝果三明治、轻食等等餐食,也还不错。
早前,S 几乎独霸一方,喜爱咖啡的我早早就获得S的会员金卡,甚至拥有它的实体金卡。家门口商场翻新时,伴随 S 共同入驻的就有新进入中国市场的T,遂被它的新味道和低于 S 的价格吸引,在T还未提供会员体系时,便迷恋上它。我几乎每日一杯咖啡,S 2杯的价格可以喝3杯 T 的咖啡,不用动脑,即可知我会长期光顾哪家了。
可,不知哪天开始,我去 T 的次数少了,在游离过一段时间后,我的脚步又回到 S ,且越来越多。评论员们依然对 S 不看好,预测这个昔日霸主早日倒塌。可为什么我又会回到 S 呢?
S 的价格没有变,它也意识到自己的价格会成为顾客选择的阻挠之一,但它换了个思路,给经常到它这里喝咖啡的提供优惠,团购、次卡,喜欢的客户更喜欢了,而且是服务没变的情况下。于我而言,这就是我回归的契机。
T 为什么会被我不再去了?就是 S 那些毫不起眼的服务。时间越久,越能考验一家咖啡店服务的基础能力。T 店里座位上的插座一个接着一个坏,这些插座只会被贴起来,或者加个“无法使用”的提示。店里的桌子和地面店员也清洁了,可地面越来越黏,桌子越来越脏,有些甚至是贴的广告导致的。桌子开始一碰就晃,门也坏了一扇,只是贴着一张警示:此门已坏……时间在这家店留下的痕迹太重了。
最近在 S 喝咖啡时,看到店员将一张晃动的桌子翻倒,重新调整桌脚,测试完全不晃动后再摆放好;另一个店员在将桌面贴的广告撕掉后,坚持使用强力清洁剂将未撕掉的部分清除……时间在这家店似乎没留下太多痕迹。
任何一位顾客都更愿意坐在 S 的店里喝咖啡。